着铠甲,不过款式简略了一些,头发高高梳起,在脑后利落地挽了个髻,肩膀上披着一道玄色的披风。配上英气的眉眼,颇具威势。
场上人虽多,但队伍紧凑,再加上每个都神情肃穆,女人讲话大声些倒是也能听清。
“大家辛苦了。”
百姓们听到后不由皱眉,这种话哪轮得到外人说,如此喧宾夺主,那赵寨主没意见吗?
谁知此言一出,下方将士们立刻接道:“誓死为寨主效忠!”
众人愣了下,好久,方才回过神,死死瞪着赵淳楣讲不出话来。
有谁能想到,二龙山的寨主竟然是个女的!然而根本没有时间供他们思考,台上的赵淳楣一声令下,整个阅兵正式开启。
步军马军们根据战旗鼓点飞快变换阵型;装甲军团手持火绳木仓,向众人展示着最新的武器;各个工厂拿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;甚至连后勤部队都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素质……
渐渐的,众人的注意力从赵淳楣身上转移到演习中,并频频发出惊叹,望向士兵们的目光既羡慕又赞赏。
赵淳楣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切,露出了满意地微笑,这次阅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,而且效果比预想中还要好。
当她手里掌握着这样一支军队,那么本人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。
开封城今年的秋天凉的特别早,还未到十月,不少人家已经换上了厚衣服。
蔡京昨晚只睡了几个时辰,天还没亮就起床了,在仆人的服侍下换上了京中如今最流行的棉布衣裳。
感受着身上柔软贴肤的触感,他缓缓舒了口气。
人一上了年纪难免畏寒,穿得厚了平日在屋里又容易出汗,这棉布虽然不比丝绸顺滑轻薄,但吸湿性却是顶好的。最重要的是,此物在大宋是件稀罕玩意,乃是最近从那二龙山贼子处流出来的,属于高层人士必备。
想到二龙山,蔡京不由顿了下,半天,颤颤巍巍地走出房门。
小儿子蔡脩早就在外面等他,见了人恭敬地行礼道:“父亲。”
蔡京笑眯眯地颔首示意,关切地询问儿子最近看了哪些书,在工作上可曾遇到什么困难。倘若有外人在此,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对普通的父子,并为他们之间的慈孝所感动。谁又能想到,眼前这位竟是四起四落,权倾朝野的大奸臣。
蔡京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,行动迟缓不说,连眼睛都已看不清东西。不过他依旧不愿离开权力中心,经过这几十年的经营,朝堂上但凡身居高位的与其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,所以现在大部分事情都交给小儿子处理。
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封大学士,唯有幼子蔡脩羽翼未丰,只能亦步亦趋跟在父亲身后,不敢有丝毫违抗。
两人出了府,乘车一路来到皇宫正南的端礼门,蔡京在儿子的搀扶下了马车,望着巍峨壮丽的宫墙,老人突然想起了什么,转头与蔡脩道:“之前立在这儿的元祐党籍碑可还在?”
“自是在的,前两年还又加了些,如今上面已有三百人了。”蔡脩点头。
蔡京满意地捻须,所谓的“元祐”是先帝宋哲宗第一个年号,当时小皇帝只有十岁,由高太后监国辅政,在高太后的支持下,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纷纷上位,大加铲除异己,蔡京当时甚至被流放到南方养老。
是的,蔡京是个新党,不光支持变法,还属于新党的中心人物,他的亲弟弟正是王安石的女婿,当年也正是靠着这层关系,在官场上如火箭般扶摇直上。
不过北宋时期的党争,在后期已经属于无解的存在,基本上与国家百姓毫无关系,为争而争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。当蔡京拜相后,于今上的默许下在皇宫附近立起了这座碑,上面刻的都是些旧党人士,或
者说蔡京看不顺眼的人名字,其中不乏司马光、苏轼、苏辙、黄庭坚等名噪天下的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