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祝乘甩了甩手边的水滴,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毛巾擦手。
&esp;&esp;祝安在厨房忙碌,听见玄关的动静后探出半个身子,对祝乘的到来并未显现出过多的惊讶,只是将他上下打量一番:“傻儿子来蹭饭了?”
&esp;&esp;“不欢迎啊。”祝乘换了拖鞋,弯着腰去逗弄客厅阳台上养的乌龟。
&esp;&esp;乌龟被杨晴放在一个大鱼缸里,摆了海藻球和稀碎砂石,瞪着一双眼睛趴在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上,对祝乘伸过来的木棍爱答不理的。
&esp;&esp;祝安哼了一声:“我这儿不给人吃白饭。”
&esp;&esp;刚说完就被杨晴拍了下后背,后者不赞同地骂了他一句:“跟儿子你也要明算账。”
&esp;&esp;祝乘戳了一会乌龟,成功把乌龟逗烦了,缩进龟壳里不理人。
&esp;&esp;没了乌龟玩,祝乘拍着衣摆站起来,边往书房走边和杨晴说话:“妈,咱家的相册是放在书房的柜子里吧?”
&esp;&esp;回答他的是老父亲祝安:“你怎么只问你妈不问我啊?”
&esp;&esp;祝乘开了门,听见祝安的话后配合着问:“那爸,咱家相册放哪儿了?”
&esp;&esp;祝安放了勺盐,理直气壮地说:“不知道!”
&esp;&esp;大概说完又被杨晴教训了,祝乘蹲在柜子前,杨晴的声音从客厅传过来:“相册放在柜子第三层那个抽屉里面。”
&esp;&esp;祝乘依言打开那只抽屉,果然看见一本褪了色的相册。
&esp;&esp;他从抽屉深处翻出那本相册,盘腿在书房的地毯上坐下。
&esp;&esp;杨晴的声音由远及近:“找相册做什么呀?”
&esp;&esp;祝乘翻开相册,随口回道:“我们领导找点童年回忆,好激发想象力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。”
&esp;&esp;这当然是假话。
&esp;&esp;相册有些年头了,里面的相片也很有年代感,从父母年轻时的照片一直到现在,满满当当鼓鼓囊囊塞满了一整个相册。
&esp;&esp;杨晴从客厅过来了,见祝乘看得认真,干脆拖了张椅子在他旁边坐下,俯身和他一起看照片。
&esp;&esp;“这张是你爸年轻时候拍的,那个时候还留刘海呢,不像现在,恨不得把每一根头发都给梳到后脑勺去。”
&esp;&esp;祝乘听着,看看照片又看了看厨房里的祝安,没忍住笑出了声。
&esp;&esp;杨晴也跟着笑了。
&esp;&esp;祝安忙着做饭,还不忘控诉母子俩:“你俩又在说我坏话呢?”
&esp;&esp;“没有。”祝乘忍住笑意,提高音量,“我们在夸你帅。”
&esp;&esp;杨晴捂着嘴笑得前仰后合。
&esp;&esp;父母年轻时拍的照片不少,祝乘翻了好一会儿才看完,下一页就是他的照片。
&esp;&esp;看见那几张照片,祝乘摩挲相册边沿的手指顿住。
&esp;&esp;他抬手,小心地取下一张。
&esp;&esp;“这张是……”
&esp;&esp;照片上的男孩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,板着一张脸,穿着蓝白相间的运动校服对着镜头比了个耶。
&esp;&esp;这张照片祝乘有印象,似乎是在高一刚入学,军训完的那一周拍的。
&esp;&esp;杨晴看见了他手里的照片,一下来了兴趣,凑过来和祝乘一起回忆他的高中时代。
&esp;&esp;“还记得吗?你那会儿刚进高中,不适应住宿和军训,有天晚上给你爸打电话偷偷哭。你爸当时没说什么,第二天就跑到学校去找你们老师,军训完就给你办了走读。”
&esp;&esp;杨晴说着,眼底浮起一点怀念的神情。
&esp;&esp;祝乘捏着照片,垂眸,和十年前的自己对视。
&esp;&esp;“那会儿才十五呢。”他的声音很轻,消散在母亲的念叨和父亲的炒菜声中。
&esp;&esp;又翻看了好几张照片,有一些是和父母旅游时拍的,大都是他高中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照片,有自拍,有父母拍的,有老师拍的,还有上荣誉墙时严肃呆滞的红底照。
&esp;&esp;每一张照片,杨晴都能准确地说出它们背后的故事,有一些被祝乘遗忘的细节也在回忆中被提及。
&esp;&esp;高中时代过后就是大学,接着就是工作,和家里人的日常,掺杂了一点过生日的照片和丑照,连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