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娘,给你。”平平已经三岁多一点了,是个十分乖巧的孩子,因为赵怀玉不经常在家,每次回来就给儿子输入男子汉要保护娘亲的思想,所以别看平平小小一个人,从开始懂事起,就一直很乖巧,除了出去玩就是在家帮陈秋月忙。
&esp;&esp;面对这个可爱的儿子,陈秋月除了开心就是感激老天爷让平平投胎到自己的肚子里。陈秋月伸出手摸摸儿子的头,让他自己出去玩。
&esp;&esp;看着儿子跑出去的背影,陈秋月想到赵怀玉上次回来说的话。
&esp;&esp;就像几年前儿子还小的时候赵怀玉讲的,三岁就要给平平启蒙,赵怀玉真就准备这么干。
&esp;&esp;特别是在发现儿子记忆力比一般人都要好的时候,这种念头更是如大树般扎在赵怀玉的脑子里。
&esp;&esp;虎子已经读了三年书了,现在也已经升到中班,但是每年年末的岁考都是中等,只能说资质很一般。能考到中等也是因为虎子比较勤奋。
&esp;&esp;这三年来陈秋月眼睁睁看着虎子性子慢慢收敛,变得沉默,不复小时候的淘气活泼,来自学业的、同窗的、赵大嫂的压力都让虎子快速地成长起来,只能感叹一句世事无常。
&esp;&esp;还好虎子对平平和苗苗的态度还是很有耐心,平日下学回来也会叫他们认一些字,陈秋月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现儿子的记忆力很好的事情。
&esp;&esp;平平不仅对虎子教的字记得很快,偶尔听到虎子在屋子读书的句子,听几遍还能复述出来。陈秋月发现的时候简直是惊喜异常。
&esp;&esp;自己的儿子不是普普通通的孩子,那一刻陈秋月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。
&esp;&esp;既然不是普通的孩子,就不能用普通孩子的教养方式去对待平平,所以陈秋月和赵怀玉两人商议过后决定今年秋天送平平去学堂,不能耽搁时间了。
&esp;&esp;这件事两人没有露出口风,赵家一大家子没有人知道,等到时候了再说不迟。
&esp;&esp;一直到现在,时间也差不多了,已经有别的族人上门拜师入学了,等赵怀玉这次回来,两人就准备跟家人商量这个事情。
&esp;&esp;所以陈秋月这两天就在给平平做新衣,虽然平平人小,但是书生该有的礼仪不能废,小小的书生袍子也必须要有。
&esp;&esp;自己儿子的衣物,陈秋月做的格外仔细,衣摆上面绣上了青竹,看着小巧雅致。除了衣服,陈秋月还给儿子做了好几个荷包。
&esp;&esp;平平以后入学后中午就不能回来吃饭了,要是中间什么时候饿了,荷包里放一些零食还能垫垫肚子。
&esp;&esp;毕竟才三岁,其实陈秋月还是很不放心的,好在虎子也在学堂,可以一起上下学,在学堂里也可以照应,要不然陈秋月可能要每天接送才能放心了。
&esp;&esp;平平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过段时间就要去念书了,等知道了不知道是会开心还是会害怕。
&esp;&esp;赵怀玉三天之后回到了赵家,平平高兴得跳到爹爹的怀里,搂着赵怀玉的脖子不放。赵怀玉已经习惯自己儿子这种亲近方式,抱着儿子进屋去找陈秋月。
&esp;&esp;晚上吃饭的时候,赵怀玉将之前自己提前打好的腹稿当着一家人的面说了出来。赵家一大家子听到赵怀玉要送三岁的平平去启蒙的时候,都愣住了。
&esp;&esp;“你想好了吗?”赵父最先反应过来。
&esp;&esp;第40章 准备
&esp;&esp;“爹,我很早就想好了,平平现在已经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慧,我们做父母的,不能让孩子耽误下去。”赵怀玉斩钉截铁的说道。
&esp;&esp;赵母看老二一副坚持的模样,转头看了看平平,平平从小就乖巧听话,但是读书不是一般的事情,孩子能不能吃的了这份苦,能不能坐得住,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地方。
&esp;&esp;“你们舍得平平这么小就开始念书吗,念书对他这个年龄来说可是苦差事。”赵母有点心疼孙子。
&esp;&esp;“娘,我和怀玉已经商量过了,现在吃点苦不算什么,将来总有收获的时候,要是我们真是因为心软耽误了孩子,到时候我们后悔都没用。”陈秋月接话道。
&esp;&esp;看着两口子下定决心的模样,赵父赵母也觉得劝不住,反正公中都是要供孩子读书的,早晚就让他们做父母的决定吧。
&esp;&esp;“既然你们决定了,我们也不再劝了。”
&esp;&esp;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,陈秋月和赵怀玉达到了目的,两人相视一笑。